0g0.org

Unicode(ユニコード)一覧とURLエンコード検索・変換サイト

URLエンコード(UTF-8) :
%E5%8F%A4%E9%94%AE%E7%90%B4

数値文字参照(10進数) :
古键琴

数値文字参照(16進数) :
古键琴

古键琴の説明

Chinese

大鍵琴(義大利語:clavicembalo;德語:Cembalo;法語:clavecin;英語:harpsichord),也稱撥弦鍵琴, 羽管鍵琴或古鍵琴,出現於14世紀左右,是一種從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到18世紀巴洛克時期盛行於歐洲的樂器。它與小鍵琴同時並存流行約200年,到了18世紀時才居於鍵盤樂器的主導地位。在大鍵琴音樂的發展最高峰時代,亦即巴洛克時期早期一直到古典時期,作曲家约翰·塞巴斯蒂安·巴赫為大鍵琴創作的傑出作品可為其間代表。根據霍恩博斯特爾-薩克斯分類法,由於大鍵琴的發聲源來自收藏在內部的弦線,並利用琴鍵及其內置裝置令弦線撥動而發聲,因此被歸納為弦鳴樂器,一般樂器分類法則歸入鍵盤樂器或撥弦樂器。 大鍵琴極大的缺點是無法使用手指直接改變其音量和音色,使得在18世紀才發明的古鋼琴得以逐漸取代其地位。由於大鍵琴基本上是利用撥弦來發出聲音,所以它的音色較為清脆而細弱,更接近古典吉他或者是匈牙利的欽巴龍,而不像鋼琴的聲音那麼堅固、沉實。另外,大鍵琴的音量也比現代鋼琴小得多,而且也沒有製造巨大的聲音變化的能力。20世紀10年代之後,隨著古樂演奏的流行,大鍵琴又重新受到了關注(特別是在法國地區),而世界各地的音樂學院則依然設有大鍵琴的學位和常態課程,而且,現在也出現了許多性能極佳的仿製或翻新過的古董大鍵琴。由於現代製造鋼琴技術不斷進步,大鍵琴揉合了新舊特色,過往大鍵琴所用來撥弦用的撥子多是由鳥類的羽毛管所做的,現今改良後的大鍵琴,大都改以塑膠作為撥子。 大鍵琴的表演不但擔任獨奏,也有合奏、伴奏;通常以通奏低音演奏形式出現。另外,大鍵琴有很多特點是現代鋼琴所無法取代的。由於大鍵琴所需的彈奏速度比現代鋼琴快許多,因此許多樂曲要按大鍵琴的速度在現代鋼琴上彈奏是不實際的。更重要的是,大鍵琴在裝飾音的處理上更簡單、更漂亮,更適合巴洛克音樂與其作品。

Unicode検索結果 - 古键琴

数値文字参照

古 古

URLエンコード(UTF-8)

%E5%8F%A4

URLエンコード(EUC-JP)

%B8%C5

URLエンコード(SHIFT_JIS)

%8C%C3

ユニコード名

CJK UNIFIED IDEOGRAPH-53E4

一般カテゴリ-

Letter, Other(文字,その他)

数値文字参照

键 键

URLエンコード(UTF-8)

%E9%94%AE

ユニコード名

CJK UNIFIED IDEOGRAPH-952E

一般カテゴリ-

Letter, Other(文字,その他)

数値文字参照

琴 琴

URLエンコード(UTF-8)

%E7%90%B4

URLエンコード(EUC-JP)

%B6%D7

URLエンコード(SHIFT_JIS)

%8B%D5

ユニコード名

CJK UNIFIED IDEOGRAPH-7434

一般カテゴリ-

Letter, Other(文字,その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