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g0.org

Unicode(ユニコード)一覧とURLエンコード検索・変換サイト

URLエンコード(UTF-8) :
%E4%BA%8E%E9%98%97

数値文字参照(10進数) :
于阗

数値文字参照(16進数) :
于阗

于阗の説明

Chinese

于阗(tián)(又作于寘;維吾爾語:خوتەن پادىشاھلىقى‎;维吾尔译称“和阗王国”),古代西域王国,汉、魏、晋均称为于阗,唐代安西四镇之一。《元史》也称之为斡端。古代居民操塞语,另一说法为藏族和印度的混血部族;于闐語則屬東伊朗語。尉遲烏僧波统治下与归义军关系密切,这时期以后于阗开始使用年号,于阗国于公元1006年被喀喇汗国所灭,该地遂被伊斯兰化。 于闐王國是一個古老的伊朗塞迦人創立的佛教王國,位在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南端(在現代中國的新疆),有一條絲綢之路的分支在此沿著向西行。其古代都城约特干位於現代的和田市西邊。從漢朝到至少唐朝稱為于闐、于窴或者于寘。這個大多數人是佛教徒的王國已經存在了超過1000年,直到公元1006年在新疆的突厥化和伊斯蘭化時期被回教的喀喇汗國征服。 于闐建立在綠洲之上,除了本地其他主要產品,如著名的軟玉和陶器外,當地的桑樹林得以讓人們生產和出口絲綢和地毯。儘管于闐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市,也是古代中國著名的玉石來源,但它本身的面積卻相對狹小——在于闐綠洲的约特干(Yōtkan)古城周長只約為2.5至3.2公里。然而,由於幾個世紀以來當地人民的尋寶活動,古老的城市的許多考古證據已被破壞殆盡。于闐的居民使用伊朗東部語言的塞語(在于闐使用的稱為于阗塞语或于阗语)和健馱邏語(一種與梵語有關的印度-雅利安語)兩種語言。關於于闐人之中,來自南亞、講健馱邏語的,相對於來自歐亞大草原的伊朗裔印度-歐洲人、講塞語的塞迦人,在種族和人類學上各占的比率,現今仍存在爭議。從公元3世紀開始,在于闐皇家宮廷中說的健馱邏語受到明顯的語言上的影響。到了公元10世紀,于闐塞語也被證實在于闐宮廷中使用,而且于闐的統治者也在行政文件上使用塞語。

Unicode検索結果 - 于阗

数値文字参照

于 于

URLエンコード(UTF-8)

%E4%BA%8E

URLエンコード(EUC-JP)

%D0%B2

URLエンコード(SHIFT_JIS)

%98%B0

ユニコード名

CJK UNIFIED IDEOGRAPH-4E8E

一般カテゴリ-

Letter, Other(文字,その他)

数値文字参照

阗 阗

URLエンコード(UTF-8)

%E9%98%97

ユニコード名

CJK UNIFIED IDEOGRAPH-9617

一般カテゴリ-

Letter, Other(文字,その他)